扎染:古称扎缬、绞缬、夹缬和染缬,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。织物在染色时部分结扎起来使之不能着色的一种染色方法,中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之一。扎染工艺分为扎结和染色两部分。它是通过纱、线、绳等工具,对织物进行扎、缝、缚、缀、夹等多种形式组合后进行染色。
扎染是惠水县布依族传统印染工艺中独具风格的一种手工技艺,已有百余年传承历史。主要流传于长安乡、打引乡、王佑镇及周边地区。扎染成品多用作布依族女孩陪嫁的床单、 被面、枕套、头巾等,是布依族婚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下面是常用的扎染技法
一、捆扎法
捆扎法是将织物按照预先的设想,或揪起一点,或顺成长条,或做各种折叠处理后,用棉线或麻绳捆扎。
圆形扎法:
将织物揪起一点,用线绳扎紧,可扎成同样大小的花纹,也可由小到大排列。这是一种简单的方法,可制作窗帘或裙料。
折叠扎法:是扎染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法,对折后的织物捆扎染色后成为对称的单独图案纹样;一反一正多次折叠后可制成二方连续图案纹样。
如常见的蝴蝶图案即采用折叠扎法制做。
二、缝绞法
缝绞法是用针线穿缝绞扎织物以形成防染,针法不同形成的效果不同。这是一种方便自由的方法,可充分表现设计者的创作意图。
平针缝绞法:
平针缝绞法可形成线状纹样,可组成条纹,与可制作花形、叶形。用大针穿纯棉线,沿设计好的图案在织物上均匀平缝后拉紧。
卷针缝绞法:
利用针与布的卷缝可得到斜线的点状纹样。
将织物对折,如图卷缝;
用画粉画圆形,捏起双层卷缝后拉紧。
三、夹扎法
夹扎法是利用圆形、三角形、六边形木板或竹片、竹夹、竹棍将折叠后的织物夹住,然后用绳捆紧形成防染,夹板之间的织物产生硬直的“冰纹”效果,与折叠扎法相比,黑白效果更分明,且有丰富的色晕。
折线夹扎法:
用屏风折折叠织物,用条状木板斜夹捆扎木板两头,可做成连续图案。
四、其他扎法
综合扎法:
将捆扎,缝绞及夹板等多种技巧综合应用,不同的组合可得到丰富多彩的效果。
扎、缝、夹结合,将织物对折再以对折;夹住两个角;缝叶形;扎圆花。
任意皱折法:
任意皱持法又称大理石花纹的制作,是将织物做任意皱折后捆紧,染色;再捆扎一次再染色(或做由浅至深的多次捆扎染色),即可产生似大理石纹理般的效果。
图文来源:染整百科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