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瑶挑花是瑶族服饰的重要装饰类型,也是其民族文化内容凝聚的主要表现形式,在文化传承、风俗习性、宗教信仰、政治生活等方面,都展现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,为了更好地了解其文化形式,并对其进行必要的保护,需要从其服饰技艺的基本表现入手,更具针对性地完成保护方式的构建与应用,真正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,展现其时代发展动力。
服饰组成技艺表现
头饰在花瑶社会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,是年轻姑娘着装中最为突出、最为独特的部分。花瑶头饰中,头巾是最为复杂的装饰物,在瑶语中被称作“摩忒典”。
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,在头饰发展的过程中,出现了带花斗笠,作为替代品,在保留原有艺术风格的同时,有效地提升了头部配饰的便捷性。
花瑶女子的上衣以对襟衣衫为主,并分为春夏装与秋冬装这两种类型。
其中,春夏装上衣为白色对襟短衫,在袖口位置通常有两寸宽的挑花边装饰,并按照瑶族经典的红、黄、蓝、绿四配色组成规整的几何图形。
秋冬装以镶红边的带蓝色长衫为主,在两侧有齐腰的开衩。无论是哪一种服装,都没有衣领结构,在夏装中,多以挂扣作为具体的装饰,而秋冬装中,以红色的布盘完成点缀。
瑶族将腰带称作“特挡”,与上衣一样,有具体的冬夏两季之分,这种区分与瑶族生活的山区气候有明显的关联性。例如,在虎形山地区,由于冬季天气十分寒冷,所以腰带使用的布料也相对较厚。
在色彩形态上,花瑶挑花的腰带,多以花布拼接组成,需要借助外力,缠绕在身上,并使腰身中的每一圈缠绕都为上一圈留出半分,以增强装饰的美观效果。
挑花裙是花瑶特色着装,在色彩表现中,突显宽大裙摆特征的同时,将黑白分明的配色应用在裙子的对称设计中。
同时,根据裙子的艺术效果,还会在其中加入多种类型的花纹图案,如几何图形、动物纹绣、抽象花纹等,都是常见的艺术展示形式。
传承中的技艺变迁
文化内容在传承与延续的过程中,势必会受到时间的洗礼,并在表现形式、文化内容中表现出明显的发展特征,呈现出异于传统的变革与创新,在适当结合时代文化属性的同时,仍将传统文化内容作为核心的基础特征,保留自身的文化特色属性。
花瑶挑花服饰作为承载民族文化的典型代表,在传承过程中,也在服装制式、面料材质、图案装饰等方面,表现出一定的变化状态。
服饰的变化不仅表现在简洁化的穿着与佩戴中,也体现在不同场合服饰的变化中。
在节日服装的设计中,不仅保留了传统服饰中红、黄、蓝这三种基础颜色,在设计理念的升级引导下,也形成了更加丰富、时尚的组合形式。
尤其是在挑花裙的设计中,在尽可能简化图案的同时,保留了对称性的基本特征,并在便捷性与保暖效果上达到了平衡,实现了艺术传承下的创新型工艺变迁,以适应现代化的时代环境与着装需求。
花瑶挑花服饰,是瑶族文化的凝聚,无论是在技艺还是在表现形式上,都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,需要在技艺方法与展现形式的现代化变迁中,得到文化艺术领域的高度重视。
在唤起民族文化凝聚力与认同感的同时,应使花瑶挑花服饰适应商业化的发展模式,在一定经济基础条件的支撑下,保证整体文化内容的传承效果。
图文来源:丝家绣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
相关文章